餐廚垃圾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,兩種模式可謂各有千秋,問題關鍵則在于,如何在確保安全和環保的前提下,提高廚余垃圾處理能力,以跟上垃圾分類總體步伐。
眾所周知,集中處理廠,建設周期長、投入大,收集和運輸存難,但處理規模大、無害化程度高、較好實現固體廢物“三化”處理的原則;分散式處理設施,雖然建設周期短,投入適中,能迅速跟上垃圾分類的工作部署,卻存在安全和環保的隱患,其中的生物轉化技術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,產業政策尚未明朗。這也就是說,兩種模式各有優劣,關鍵是如何將厭氧消化、高溫堆肥、生物轉化等多種技術的優勢最大發揮,劣勢盡可能壓縮,在符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,揚長避短。
對于集中處理而言,相關部門應該做好源頭減量,推進垃圾分類指導工作,大幅度減少混合收運、混合處理的現狀,同時嚴格執法,建立強制考核指標,并對非法收集和處理,尤其是對廚余垃圾被用于原料生產、食品加工、畜禽養殖等行為,進行嚴厲打擊。
至于分散式處理,須盡快出臺分散式準入機制和建設標準,加強環保監察,確保環保達標,形成考核制度和監管制度,保證項目對環境安全,尤其是食品安全沒有影響。同時,相關部門還應該對分散式廚余垃圾運輸、處置過程核發經營許可證,并明確集中式與分散式廚余垃圾收運與處置的界定范圍,嚴格規范集中式與分散式處置界限,以免日后的市場競爭中亂象叢生。
下一條:建立長效機制實現垃圾分類
電話:13968101017
郵箱:2708140300@qq.com
地 址: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拱墅區豐潭路430號 豐元國際大廈B座1607
CopyRight © 杭州鵬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www.hoshisekenpin.com 站點地圖 浙ICP備14022550號-1